学子风采

保研特辑 | 李嘉蕊:永远真诚,永远热烈!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5-11-04

永远真诚,永远热烈!

功不唐捐,玉汝于成

此间少年,不负星光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以声为舟,渡人渡己

让我们一起走进李嘉蕊的保研之旅

PART.01

个人简介

EDA1

李嘉蕊,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22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于2025年九月获得我校支教保研名额,成功保研至河北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

C1B9

PART.02

想法产生之初

“第一次产生保研想法是在大一下学期,”李嘉蕊回忆道,“那次拿到了专业第三名,才第一次感觉到自己也是可以的。”

然而,真正让她找到方向的,是一次又一次的实践经历。2024年暑期她参加了学校西藏芒康的推普实践活动,在与西藏芒康县措瓦乡老师们相处的一个月中,她发现自己的专业所学——普通话发音技巧、即兴表达能力,不再是舞台上的专业表演技能,而成为了连接山与海、现在与未来的桥梁。

B394

正是这份"被需要"的价值感,让她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坚定地选择了这条与初心相契合的道路。

PART.03

跨越困境之路

保研之路从不是坦途。李嘉蕊坦言最大的挑战在于坚持。

“最难忘的经历可能是去年国庆。”当时她正留校准备专业比赛录音,录了一晚上却还是一直对自己的声音状态、情感不太满意。最后她在学院的录音棚录到了凌晨,才趴在桌子上休息。她坦言:“十月的晚上真的很冷,虽然那次比赛没有取得好成绩,但是真的终身难忘。”

231AE

14EDC

是每一个11点卡点归宿的备考夜晚,是每天出早功感受到的四季变迁,是冒着大雪在操场上投篮的清晨……这一段段经历,正是她无数个坚持日夜的缩影。“永远真诚,永远热烈”不只是一句座右铭,更是支撑她走过所有艰难时刻的真实力量。

PART.04

温暖同行之人

“我特别幸运,能够在大学遇见一群可爱的老师和同学。"她动情地说,"在大学时遇到的每一位老师都像我的亲人一样,在我最困顿的时候他们告诉我'你可以,你很棒'”在专业学习上,老师们倾囊相授;在比赛准备中,他们悉心指导;在人生选择上,他们真诚建议。

“我无比庆幸能在最重要的时光遇见这么好的老师,让我觉得人生和未来都是充满希望的,这也是我为什么想成为一名教师的重要原因。”这种亦师亦友的关系,让她在迷茫时总能找到方向。

参加竞赛、社会实践活动和学生会的经历让她的大学不再单调,同时,她也收获了一生难忘的友谊。“没有默涵、馨丹、丽芳等这么多好朋友的支持和鼓励,不可能有我的现在。”李嘉蕊这样说道。

16E07

她最想感谢的,永远是父母。父母尊重她的每一个决定,正是这份包容的爱,让她拥有了不拘泥于一城一池的乐观与豁达。

PART.05

经验之谈

对于有志保研的学弟学妹,李嘉蕊给出了 真诚的建议:

01

找准目标

“一定要瞄准自己的目标,想好自己到底要走哪条路。在学习上,要有一个比较宏观的视野,提前去准备。”她特别强调坚持的重要性:只要你在努力的一步步往前走,一切都是有可能的。”

02

制定计划

“作为一个J人,我一直坚信计划是行动的“导航仪”。“我每天都会把任务拆分成一、二、三,大到阶段性的专业复习、竞赛准备,小到当天的复习计划,都写在清单上。”这样一来,不仅能避免遗漏重要事项,还能在完成每一项任务后获得成就感,这份成就感会转化为继续前进的动力。“不用追求多么复杂的规划,关键是让自己清楚每一步该往哪里走,这样努力才不会盲目。”

1707B

1A9BD

03

付诸行动

“想到就立刻做,别在脑海里预设太多困难。当我们放下顾虑,把精力都投入到每天的计划里,反而没了多余的焦虑。”心无旁骛地往前冲,本身就是一种胜利。“行动起来,你就已经比犹豫不前的自己领先了一大步,而持续的行动,终将带你抵达目标。”

PART.06

走向山海之间

对于即将到来的支教生活,李嘉蕊充满期待:“在学院三年的“爱暖青海”志愿服务中,我与青海这群未曾谋面的孩子们越走越近,孩子们那句“老师,我一定会好好学习,以后我想考大学,当一名法官!报效国家!”让我特别动容。

我最期待的就是和孩子们见面,我也深切渴望着能够走进西部,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他们身边那个靠谱的大朋友、用心的小老师。”

1A9F2

从聚光灯下的播音赛场到偏远地区的三尺讲台,在她看来从不是“转向”,而是“升华”,“播音是党的喉舌,肩负着传递声音的责任与使命。老师同样承载着重量——为祖国培育下一代。”

“或许听来有些宏大,但是我想,当我真正站在讲台,把知识讲给孩子们听时,就是在为这份伟大梦想,做最踏实的努力。

永远真诚,永远热烈

追光的人,终会光芒万丈。

而她自己,已然成为那束照亮山野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