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8日14:30,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05级同学毕业10年聚会座谈会于新闻学院会议室举办。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滑晓军、05级辅导员及部分教师和59名05级同学参加了本次座谈会。
会议开场播放05级同学精心制作的纪念视频。随后,滑晓军书记宣读了河北大学校友会问候信,向到场的同学和老师表达了校友会和院领导的祝愿。
滑晓军书记在发言中谈到:“流淌的是岁月,不变的是情感,时光善待大家,我还记得模样。十四年前你们带着空空的行囊来到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毕业后带着沉甸甸的果实走出校园。今天座谈会的目的就是续友谊,追溯一下当初青春的美好岁月。
图为滑晓军书记
图为老师为学生佩戴徽章
之后,05级学生给老师送花,老师和学生互送徽章。

图为田建平老师
在教师发言环节,马辉老师感慨十年弹指一挥间,师生身份虽然依然存在,但是以朋友相称才更符合我们亲近的关系。

图为马辉老师
孙欣欣老师说,无论时间过了多久,无论大家身处何方,不要忘了河北大学、不要忘了新闻学院,不要忘了这些年一直惦记着你们的老师。

图为孙欣欣老师
图为陈昌辉老师

图为相喜伟老师
图为马莲晨老师
会议开场播放05级同学精心制作的纪念视频。随后,滑晓军书记宣读了河北大学校友会问候信,向到场的同学和老师表达了校友会和院领导的祝愿。

图为会议现场同学发言一

图为会议现场同学发言二
05级新闻二班班长武小倩对许多老同学因为各自的事情无法过来感到很遗憾,但是对二十年聚会有美好的憧憬和期待。

图为会议现场同学发言三

图为会议现场同学发言四

图为会议现场
16:30,会议结束,全体师生在图书馆门前合影留念。

图为师生合影
会后采访
05级宋学姐:
当年上学时有哪些特别印象深刻的地方?
开始和结束。军训的时候,刚从高中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一群年轻的人凑在一起白天辛苦地踢正步,晚上大家唱歌跳舞做游戏,那个时候感觉挤过了高考的独木桥,人生马上迎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特别开心。毕业分别的场景特别难忘,同学老师们互相告别,我们微笑着离开了,四年时光在那一刻画上了句点。
你觉得从学生时代到职场工作阶段有什么方面的变化?
学校的氛围会更纯洁一些,周围环境更简单一点,走到工作岗位离开了亲爱的老师同学,需要自己独立面对困难。
那你觉得新闻学院的四年时光给你带来了什么?
赋予我的最多的是一种精神——“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要求每个新闻人不论身处何处,都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到现在都是我行为处事的一个宗旨。
对当年的老师有什么想说的话?
对老师想说的太多了,感谢老师在四年里的无私培养,那个时候我们虽懵懂无知,但是四年下来从一块粗糙璞玉到一名优秀的新闻人,后来研究生考取人民大学,我并未觉得本科河大和他们有所差距,相反我依是人大翘楚,感谢河大的四年。
05级钟学长:
你现在从事什么工作啊?
我在上海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工作。
工作那么多年你对于人生的态度有什么改变吗?
有社会的阅历经验,对待事物的心态发生变化,是一种从幼稚到成熟的过程。你经历的事情会倒逼你,看待生活会有很大的改观。为人处事,考虑事情会更周密谨慎,把控事情的边界和尺度。
那你对当年的老师有什么想说的吗?
希望他们身体健康,这是最重要的事情。
滑晓军老师:
你们师生之间十年会保持联系吗?
我跟这里边部分同学有联系,因为我原来05年的时候是在学校的团委,和一些学生干部有接触,熟悉一点,10年来有个别的一直都有联系。
那你觉得这些年同学们有什么变化吗?
一是感叹这个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大家从上学期间青春年少的学子到现在在社会工作中摸爬滚打多年的新时代的青年,变得成熟富有责任担当。二是他们之间不变的那种情感,对母校的爱,师生间的关爱,同学间的友谊,希望未来他们依是翩翩少年郎,不管走多远都能够保持一份初心,常回母校看看。
孙欣欣老师:
之前和同学还有联系吗?
有联系,我们之间有群,近况以及问题可以在群里说。
他们有什么变化吗?
更加成熟,拥有自己的家庭事业以及人生规划,思考问题更加理性,少了几分毛躁,多了几分游刃有余。
那你觉得参加这次聚会有什么特别感慨?
特别激动,这是我当老师带的第一个班,对他们的感情也是最深切的,他们能回来看看咱们新闻学院,看看老师,回来聚会我就觉得特别的感动。
这些学生对他们未来有什么希望?
总之就是一切顺利。能够把咱们河大新闻人的精神在各自的工作当中发扬出去,做好自己本职,家庭美满,孩子们快乐茁壮成长。
马辉老师:
你觉得和学生时代比他们有了什么变化?
我觉得他们更加成熟稳重了,脸上洋溢着自信从容的笑容。学生是青涩的,毕业生毕业一两年依旧不成熟,因为心里头没有底,生活啊,工作啊,都是刚刚起步,很多都是未知。他们现在的状态不一样,人世社会经历给他们带来了一份最可贵的成熟。
参加这次聚会,自己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大家原来都是师生关系,现在更多的是一种朋友关系。作为一个老师,心里像家长一样,希望看着自己学生更好,你看到他们脸上都是带着笑容来的,心里就是不一样的感动。
对他们未来的发展有什么希望寄托?
我觉得人一定要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自己所热爱的,另外精神跟物质要实现一个相对平衡,不能光要物质,身体顶不住了,要合理释放自身压力,身体健康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