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应对新环境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和实践教学挑战,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新闻传播教育领域的探索和实践,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与华东政法大学传播学院在8月22日—23日于西柏坡、延安、上海三地共同举办了以“从黄浦江——宝塔山——太行山: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现场教学”为主题的暑期夏令营活动。2022年5月,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韩立新院长牵头的新闻学专业(中国共产党新闻史教学)虚拟教研室获批教育部第二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本次夏令营采用虚拟仿真教学与现场教学相融合的教学方式,致力于建设一支由三校教师联合备课、教学创新、科研支撑的教学团队,是该虚拟教研室建设过程中的一次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重要实践。
西柏坡站
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将本次夏令营活动选在了“新中国的诞生地”,位于河北省平山县中部的西柏坡。1948年5月,中共中央正式入驻西柏坡,由此西柏坡成为解放战争时期中国革命的重要指挥中心,是中共中央进入北平前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程,承载了中国革命的重要历史事件。
8月22日上午,西柏坡站夏令营的开营仪式在西柏坡纪念馆五大书记广场召开。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韩立新、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刘渊、华东政法大学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孙晓芳及三校教师、全体营员参加仪式,开营仪式由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张金凤主持。
刘渊在致辞中提到,本次夏令营采用实地教学的方式,能够亲身感受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形成到壮大的完整过程,丰富了实践载体,希望同学们能够做到学思践悟、真听真信,不断成长为马克思主义新闻工作者。
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刘渊致辞
孙晓芳在致辞中嘱咐同学们要遵守夏令营的规章制度,她对同学们提出工作要求,身为新时代的媒体人,要学懂、弄通、做实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用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严格要求自己。
华东政法大学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孙晓芳致辞
韩立新在致辞中表示,同学们回到历史场景中,能够对知识理论、观点史料形成更加清晰的认识,三校师生通过研究学习,能够做出新意,做出原创成果,紧密融合,互相成为学习上的支援力量。
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韩立新致辞
三校的营员代表们在发言中提到,作为新传学子,也是未来的媒体工作者,更应该走到历史的深处,去探寻初心使命与未来职责,做出一些有意义的成果和研究,用心用情讲好时代故事。随后,在讲解员的解说下,三校师生参观了西柏坡纪念馆,通过展厅的历史资料和实物展示,回顾了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共产党在西柏坡的革命征程,深入了解了西柏坡时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发展的历史背景。
三校师生参观西柏坡纪念馆
由韩立新教授带领的教学团队致力于将西柏坡红色新闻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带领学生们从中国共产党新闻宣传工作发生、发展的历史场景出发,观察、认识、理解新闻史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发展过程中的新闻事实、新闻实践。为此,以韩立新教授为首的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师张金凤、李斌、程磊、李妍、康依笛,在西柏坡纪念馆、平山县里庄村《人民日报》创刊地等地为学生开展了多场现场教学活动。韩立新通过讲解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现实历史”的论述,从认识论的角度将“现实历史”思想中的“认识论的蕴含”延伸至对于现今新闻史研究方法具有的指导意义层面上来,主张将新闻史置于历史场景与现实实践中去观察,重视新闻史深层的社会动因。张金凤通过回溯党报发展的历史脉络,重点梳理了党报发展从城市到农村再到城市的历史进程,探寻中国共产党党报系统历史演进的内在逻辑。康依笛引导学生们回顾了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新闻宣传政策的历史文献,强调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要注重着眼于新闻宣传政策与社会实践活动的互动关系。程磊立足解放区党报新闻通讯组织化生产的主题,结合西柏坡纪念馆与《人民日报》创刊地留存的史料,透彻地讲解了1940年代解放区党报整风改版后,报道的主要体裁—新闻通讯的生产常规及组织生产形式的变化。李妍以“数据新闻可视化”为切入点,通过生动的方式为同学们展现了“信息可视化”对新闻内容生产与相关史料研究起到的重大赋能作用。李斌结合自身的学习及科研工作经历,围绕论文写作过程中选题、落笔等方面的重难点,引导着学生们探讨了关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研究方向与思路。
教学团队为学生授课
教学团队带领学生前往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旧址、《团结就是力量》的唱响地北庄村、西柏坡村等地展开调研活动。三校学生共分为11个小组,各自选择调研主题进行实地探访,并在23日举行的结营仪式上分享了通过这次夏令营活动产生的调研感悟,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形成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的学术畅想与思考。
三校师生在平山县北庄村走访调研
三校师生在里庄村《人民日报》创刊地调研
23日下午,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师王俊杰以“元宇宙数字人”为主题为学生进行了一堂专题讲座,他结合目前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中国共产党新闻史教学虚拟教研室的建设进展,讲解了元宇宙概念的缘起、数字孪生技术的研究情况与瓶颈所在,并为大家在相关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可供参考的研究思路。
王俊杰为三校师生开展讲座
在23日下午本次西柏坡站夏令营活动举行的结营仪式上,三校教师为优秀营员颁发了证书,三校营员代表上台分享了这次夏令营学习与调研过程中的感悟与体验,并由华东政法大学传播学院的孙晓芳副书记与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韩立新院长为本次活动做了总结发言。孙晓芳副书记指出,本次活动的圆满举行是今后三校在教学、实践等多方面联合的开端,三校的同学们在这两天之中将青春足迹刻印在了黄浦江畔、宝塔山上、西柏坡前,为自己的大学生活添上了难忘的一笔。
孙晓芳做总结发言
韩立新院长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理论出发,结合对里庄村、北庄村村民的采访所得,同师生分享了自己对“赶考精神”时代生命力的思索,再度强调了新闻史研究要重视“回到历史深处”,坚持从历史实践去理解现实的研究方法,并表达了对三校老师们为保证活动顺利开展而进行的通力合作,以及学生之间深入沟通、学习交流的感谢与赞扬。
韩立新做总结发言
西柏坡站三校师生合影
由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主办的本次西柏坡站夏令营活动,旨在探索建设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和新闻实践的场景数据库,为相关教学课程提供场景资源。韩立新、田建平、王鹏、张金凤等8位教师录制了以“以史为鉴,开创未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现场教学”为主题的课程,并发布于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建设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虚拟教学平台。“教研室”的建设形成了一定的教学积淀基础,在相关教材、教辅、教学大纲、教学案例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形成了史论结合、学行结合的教学模式,在以“河北-太行山”为核心的新闻史研究工作方面形成了丰硕的研究积累。例如主办“研究阐释习近平关于新闻舆论工作重要论述高级研修班”,发布《红色新闻长久传播项目:江山之基之创意与设计》虚拟教研室建设项目等,并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的教学科研计划。这次西柏坡站夏令营活动重在开展一次沉浸式和探索性的教学模式探索实践,进一步推动河北大学由韩立新教授牵头的新闻学专业(中国共产党新闻史教学)虚拟教研室的知识建设、组织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的发展,围绕国家战略发展需求与区域发展需求,中国特色新闻学知识体系建设、人才培养等问题开展虚拟教研室建设工作。
延安站
延安站开营仪式在延安市融媒体中心举办。仪式由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院长孙江主持。孙江在致辞中指出,从黄浦江到宝塔山再到太行山,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前进道路,也是我们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学道路、是我们三校协作学习的交流道路,要通过开展教学交流、参观调研、作品评比等活动,把此次暑期夏令营活动办好,更要把我们的作品传播好。
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院长孙江致辞
延安市融媒体中心副总编刘拴平在致辞中表示,现阶段依靠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延安将着力打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基地,教育引导党的新闻工作者坚守新闻初心,增强专业能力,成长为人民和社会所需要的新闻人才。
延安市融媒体中心副总编刘拴平致辞
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颜士义在致辞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高度重视新闻舆论工作,为我们开展新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希望参加本次夏令营活动的同学们带着学术之问、历史之思,深入学习实践,真正行有所得、学有所获。
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颜士义致辞
华东政法大学传播学院党委书记龚怡在致辞中提到,三校会师在革命圣地延安,以马新观的教学实践去推动马克思主义新闻教育中国化、时代化,以沉浸式党建赋能新闻课程,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马新观课程实践教学,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华东政法大学传播学院党委书记龚怡
随后,三校师生共同观看了《圣地延安》宣传片,孙江、颜士义、龚怡为三校营员授旗,三校合作暑期夏令营延安站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孙江、颜士义、龚怡为三校营员授旗
开营仪式结束后,三校师生前往清凉山延安新闻纪念馆和杨家岭革命旧址,在讲解员和老师们的带领下,回顾了党的新闻事业的发展脉络,追寻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在延安的革命足迹。在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一张张照片的感召下,同学们对延安时期新中国新闻出版事业的辉煌业绩、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延安文艺座谈会和整风运动都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三校师生在延安新闻纪念馆参观
在参观的过程之中,西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的陈琦教授、孙江教授、罗朋教授、郭梅老师分别围绕此行所见的红色新闻资源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原理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进行了现场授课。
8月23日上午,三校师生先参观了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旧址、延安文艺纪念馆,讲解员通过文艺队伍的壮大、文艺组织繁荣的生动讲解,使同学们对延安文艺发展史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当下,延安文艺对于“文艺为人民服务”宗旨的精彩阐释与践行,依然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精神源泉。在参观过程中,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副院长郭淼、戏剧影视文学系主任曾静蓉做了现场授课。下午,三校师生来到了位于延安市宝塔区的延安革命纪念馆,纪念馆的讲解员为同学们还原了那个战火纷飞年代中国共产主义革命者们激情燃烧的岁月,展现了中国共产党辉煌伟大的历史征程。
三校师生在延安革命纪念馆调研
参观结束后,三校夏令营的成员们齐聚延安革命纪念馆前的广场,新华社陕西分社原副社长、高级记者,西北政法大学兼职教授边江向同学们讲述了新华社的发展历史和脉络架构。
边江进行现场授课
行程最后,三校师生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前举行了三校合作暑期夏令营结营仪式。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副院长陈琦对此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各院校老师为营员们颁发证书并合影留念。
延安站三校师生合影留念
上海站
8月22日上午,上海站的开营仪式在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邹韬奋雕像前举行。华东政法大学传播学院教授郭恩强主持开营仪式,华东政法大学传播学院院长范玉吉、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秦音、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商建辉分别致辞。下午,三校师生共同前往上海韬奋纪念馆、中共一大会址和鲁迅纪念馆参观学习。从邹韬奋到中共一大再到鲁迅,营员们认识到,只有继承和发扬老一辈奋勇直前的革命精神,才能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勇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坚决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
8月23日上午,三校联合暑期夏令营上海站的师生们共同参观了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在与报刊、期刊、杂志、图书等实物的近距离观察中了解了出版业的创新与发展。
三校师生在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参观学习
下午1点,三校师生到达上海《解放日报》报史馆。在参观中,三校师生明晰了《解放日报》从创刊、发展到成熟的历史沿革,深刻认识到《解放日报》在党的历史关键节点中所发挥的作用,学习到范长江、颜福庆等历史人物对《解放日报》发展的贡献。
三校师生在《解放日报》报史馆调研
上海站夏令营的结营仪式在华东政法大学松江校区举行,华东政法大学传播学院教师赵蓓红主持。华东政法大学传播学院院长范玉吉作总结发言。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商建辉宣读此次夏令营优秀营员名单,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秦音为优秀营员颁发证书。
上海站优秀营员颁奖仪式
上海站的行程至此全部结束,全体成员们都学有所获、学有所感。三校师生通过相互之间的学习与交流,在日后的学习中将坚持把自身成长和社会的发展大势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赓续红色血脉,守正创新,砥砺前行。
上海站三校师生合影
附:西柏坡站夏令营授课目录
西柏坡站课程目录
授课题目 | 主讲人 |
现实历史:作为新闻史研究方法的讨论 | 韩立新 |
1944年初版〈毛泽东选集〉编辑出版考论 | 田建平 |
社会激流中的中国共产党党报发展1921-1949 | 张金凤 |
中国共产党新闻史历史场景虚拟再现方法 | 王俊杰 |
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新闻宣传文献分析 | 王鹏 |
中国共产党新闻史数据可视化方法 | 李妍 |
从中国式现代化到自主知识体系的建立——中国共产党新闻史研究新发展 | 李斌 |
中国共产党解放区党报新闻通讯的组织化生产 | 程磊 |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新闻宣传政策文献分析 | 康依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