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3 日至 5 日,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徐敬宏,在我院 C3 106 室主讲 “新闻传播研究中的定性与定量内容分析” 系列讲座。我院院长彭焕萍,副院长商建辉、白树亮,教师代表及部分 2025 级博士研究生参与活动。

讲座开场,商建辉副院长介绍徐敬宏教授的学术背景并对其到访分享表达诚挚感谢。首日分享中,徐敬宏教授以“内容分析法” 为核心,明确该方法核心可分为定性与定量两类。在研究方法辨析环节,他重点对比了文本分析法与文献研究法的差异,总结为三点:文本分析法聚焦微观层面、样本确定、研究结果可控;文献研究法则侧重宏观层面、样本具有不确定性、研究结果可控性较低。



同时,徐教授提到,话题分析、批判话语分析与文本分析法同属定性研究范畴,彼此差异并非绝对,通过文本分析同样可探讨内容背后的意识形态,此外他还指出当前学术研究方法正呈现“融合” 趋势。次日,徐敬宏教授围绕定性文本分析、定量内容分析的操作指南与写作要领展开详细讲解,明确内容分析法 “明显性、客观性、系统性、量化” 的四大特征,并阐释该方法的优缺点。

讲座最后,徐敬宏教授结合自身学术经历,向在场师生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无需贪多求全,每年扎实掌握1-2 种研究方法,即可满足学术研究需求;二是学习研究方法需注重实践,通过撰写论文、发表成果巩固所学,避免 “学完就忘”,不依赖短期培训;三是无论年龄大小、学术基础如何,只要坚持学习与实践,就能在学术研究中实现突破。

同时,他强调,论文写作需具备国际视野,在相对熟悉的研究领域中,要注重深入分析而非简单统计,着力阐释研究内容背后的深层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