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中国人民大学—河北大学“832工程”联合访谈团解读巨鹿乡村振兴:民生为本筑牢根基,“金银花+”铺就共富路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5-07-20

7月16日至17日,中国人民大学与河北大学“832工程”联合访谈团深入邢台市巨鹿县,聚焦民生保障与产业融合,解码该县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调研发现,巨鹿县以“医养结合+长期护理险”特色模式、金银花全产业链发展、智慧化民生服务平台等创新实践,交出厚重民生答卷。

顶层设计:民生为本筑牢振兴根基

民生改善的长期承诺:巨鹿县委副书记李玲向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蒋黎介绍,当地将民生福祉作为脱贫振兴的核心抓手,历届县委县政府深耕民生领域三十余年;同时强调“乡村振兴是持续进程,长久发展永无止境”。

“医养一体”全国样板:巨鹿县构建的“医养结合+长期护理险”模式成为调研焦点。在邢台市第九医院医养健康管理院区及福缘居老年医养中心,访谈团实地考察“医养一体、两院融合”服务体系。数据显示,该县长期护理保险累计服务49.5万人次,基金支出超1.1亿元,织密特殊群体健康保障网。邢台市第九医院医养健康管理院区累计服务49.5万人次,长期护理保险支出超1.1亿元,实现医疗资源与养老需求深度融合。

智慧赋能基层治理:“巨好办”平台打通民生服务“最后一公里”,防返贫动态监测与群众诉求响应效率显著提升。县农业农村局一级主任科员、防贫监测与考核股股长李立飞向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程磊表示,巨鹿县于2018年开始探索实施防返贫举措并持续健全升级。其中智慧巨鹿信息化服务中心展示的“巨好办”平台,集成防返贫监测、民生服务等功能,实现了“一网统管”。

城乡供水一体化:2018年起推行水利保险,智慧管理平台保障全域水质安全,筑牢水质安全防线和民生底线。

B8462

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蒋黎访谈巨鹿县县委副书记李玲

BE7F8

联合访谈团调研邢台市第九医院医养健康管理院区福缘居老年医养中心

C024A

联合访谈团了解“巨好办”平台运营情况

B457C

联合访谈团听取负责人介绍水厂相关情况

产业造血:金银花绽放“致富金”

作为县域支柱产业,金银花成为撬动共富的关键支点。在金银花产业核心区,联合访谈团见证“小花朵”如何撬动大民生:

1.全产业链升级:河北旺泉食品有限公司展示金银花饮品研产线,延伸产品附加值;

2.扶贫带动力量化: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闫国强向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王屹峥介绍,在全县8.5万脱贫人口中,有4.4万人通过金银花产业稳定脱贫,占比达52%;并梳理了巨鹿“民生优先—产业赋能—智慧治理”的可持续发展逻辑。在堤村乡金玉庄村金银花展览馆内,村支书王立辰详解产业扶贫历程,展现“一朵花”带动全域发展的图景。

3.特色农业多元拓展:倍倍香食品公司高油酸花生油生产线、南哈口村果蔬大棚基地,共同构成“特色种植+精深加工”的农业增值体系。

C063C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王屹峥访谈巨鹿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闫国强

B2C57

联合访谈团参观旺泉食品生产车间

D0D34

联合访谈团参观金银花展览馆

基层实践:村庄蝶变映照民生温度

乡镇精准发力:阎疃镇党委书记张占辉在接受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曹素贞的访谈中,详细阐释了农业乡镇的脱贫攻坚路径——乡镇政府充分发挥精准识别、动态管理、政策落地“三联动”,扛起“最难啃的硬骨头”,凸显基层治理精细化。

北大韩村之变:村党支部书记谷晓虎向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生姜焱鼎感慨“从前过年吃肉是奢侈,如今是日常餐食”,村容村貌与农户生活的显著改善,成为脱贫成果最直观注脚。

脱贫户新生计:观寨镇南哈口村村民郭遂格家中因病致贫,在享受了财政、医疗曾扶持政策后家境逐渐好转,如今种植了8亩大棚年收入七八万元,农闲时务工增收,在访谈本上写下“生活越来越好”的期许。

92B5E

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曹素贞访谈巨鹿县阎疃镇党委书记张占辉

D4E7B

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本科生赵妮柯访谈脱贫户郭遂格

E25F8

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生姜焱鼎访谈北大韩村党支部书记谷晓虎

C6E30

联合访谈团在脱贫户家里

“832工程”由中国人民大学牵头实施,是迄今为止在脱贫攻坚研究领域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次社会调查和访谈实践。计划走访全国832个原国家级贫困县,构建中国减贫经验的口述史库。巨鹿之行通过解剖“民生优先、产业筑基、智慧治理”的发展样本,为乡村振兴理论创新提供重要实践依据。